好爸爸速成班:好爸爸的前提

本文Tag標簽:好爸爸??
  “好爸爸速成班”開班已久,相信大家一定已經得到很多有益的熏陶了吧?是不是覺得受益匪淺?那么,這一期要和大家聊的是什么呢?今天呀,我們決定換一個角度,由于當爸爸之前的必經過程是當兒子,所以,我們將從一個兒子的立場出發(fā),來探討一下如何做個好爸爸。

  近日讀到這樣一則令人心酸的報道:一位老婆婆守寡十多年將獨生子撫養(yǎng)長大成為一上海白領,自己卻仍然一個人住在山東的農村老家。去年年底,孫子出生了,于是,老太太滿帶著添丁進口的喜悅和含飴弄孫的憧憬,興奮地踏上了南下的火車。結果呢,兒媳婦覺得婆婆一沒文化二沒教養(yǎng),怕孩子給婆婆帶壞了,幾乎就沒讓婆婆碰過孩子!再加上生活習慣不協(xié)調,沒過兩個月便要丈夫送老母回家。小區(qū)里幾個老姐妹聞訊都來送行,問“媽媽住兒子的屋天經地義,為何要你一個人回老家?”老太太無奈地替兒子辯解:“住一起不習慣啊,只要孩子們過得好,我就高興了?!?/P>

  “好兒子”→“好爸爸”

  不知道讀者看到這里有何感想,我是著實為老婆婆感到一陣陣心酸。一個這么對待自己親娘的人,他還能做一個好爸爸嗎?如果我們站在老婆的角度看,他已是一個稱職的好爸爸了,為了讓兒子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為了讓妻子保有產后愉快的心情,他可以趕走自己白發(fā)蒼蒼的老娘。這還不足以說明他多么愛孩子嗎?可是,可是我們忽略了一個前提呀,一個男人之所以能成為好爸爸的前提——首先做一個好兒子!

  代溝不能成為借口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大中城市里工作、成家,慢慢地,有些人和家里、和父母之間就有了距離。說實話,對這位兒媳婦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家中忽然多了一個熟悉的陌生人,自己要管她叫“媽”,而其實又是那么生分;這個媽媽可能目不識丁,言談粗俗,甚至不習慣使用抽水馬桶;本來整潔的家里永遠彌漫著濃濃的大蒜味道,扔掉的垃圾又被她撿回家當寶貝一樣收藏著;她不會使用洗衣機,卻將自己的高檔時裝搓洗得亂七八糟……至于在撫養(yǎng)孩子方面,那更是讓人憂慮了,婆婆拒絕給孫子使用紙尿褲,嫌費錢,大冬天的給沒滿月的孩子用布尿片,老是濕了換換了濕,結果……感冒??!剛滿月就要給孩子喂米粥,也不管他的腸胃受不受得了,還說:“他爸爸當初一落地就喝面糊了,不也挺好,奶粉哪經餓!”最最受不了的就是,逮著機會有事沒事就親孩子的小嘴,多不衛(wèi)生……

  有著這么多的看不慣,再加上婆媳天生就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更何況是守寡多年的婆婆!所以,這樣的結局我們不難想像,盡管如此,這也不能成為兒子把老母送往鄉(xiāng)下的理由!相信天下和這個兒子有著類似情況的年輕爸爸決不在少數(shù),如果大家都效法他的話,那做個好兒子與做個好爸爸豈不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了嗎?當然不是!大家請這邊看——

  讓事實說話

  靜的故事:筆者有個好友靜,5年前嫁與某農家子弟,她丈夫提出的惟一要求就是必須將母親從家鄉(xiāng)接來同住,她覺得這天經地義,當然就答應了??蓻]過多久,我們就開始聽到了靜關于婆婆的抱怨。婆婆是北方人,上廁所習慣蹲式,居然天天在家里的抽水馬桶上表演雜技!老是弄得衛(wèi)生間一塌糊涂不說,年過六旬的老太太天天這樣可實在是令人憂心?。蛔约嘿I來的東西婆婆永遠嫌貴,明明花的是自己的錢,卻像在仰人鼻息一般難受;老家的人偶爾會有些走動,每次為了省錢,婆婆都留他們住在家中……

  如是過了大半年,靜的抱怨悄悄地消失了。一問才知道,這都是她先生的功勞。首先,她先生立刻在衛(wèi)生間里加了一個蹲式坐便器,將天天困擾靜的大煩惱解決了,這樣一來她心情愉快了很多,畢竟別的事不是經常有,將心比心地談一談,其他矛盾也不是那么堅固了:每次逛街購物后靜會在回家前先剪去標牌,報價時遵循“減去個零再打三折”的原則,當然,還都得說是獨一無二的便宜貨,省得婆婆要求她再去買幾件回來;老家來人之前,先行預定好招待所(還顯得自己熱情),實在不行的,等他們走后安排鐘點工前來打掃……我們不得不欽佩靜的老公,他首先解決了一個最棘手的矛盾,在此同時也讓太太和母親都感受到了他的用心良苦,于是,在“都是一家人”的前提下,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小何的故事:還有我的網友小何,打懷孕起她婆婆就從老家來上海同住了,本以為會呆不慣,伺候完月子就會走的,結果這一住都快3年了,婆媳倆一直處得很好。我問小何有沒有生活上的不方便以及養(yǎng)育孩子上的矛盾,小何坦言:“有,而且很多?!毙『握f,在月子里她真覺得度日如年,只盼著婆婆快走,可后來老公的一番話改變了她:“我媽走了你一個人搞得定嗎?不還得請保姆?保姆的文化程度也很低,生活習慣也很差,育兒觀念更不可能先進到哪里去,這樣老人不開心,你也不順心,又是何苦呢?”小何說:“保姆是花錢雇來的,她有不對我可以說她啊!”“我媽也是你媽,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為了這個家好,有什么做得不對的地方你也可以說她,只要你有理!”就是這句話打消了小何的“外人”思想,第一次將婆婆真正當成了自己的家人,她不再通過老公來傳話,而是和婆婆直接交流,結果小何發(fā)現(xiàn)婆婆并不是那么頑固又蠻不講理的人,她虛心接受了小何的很多建議,而婆婆的土方也幫助小何順利地實現(xiàn)了無痛斷奶。

  請(準)爸爸們看過來

  如今的中國農村有著太多的空巢家庭,兒女們在城市居住生活,逢年過節(jié)才回一次家;如今的中國城市也有著很多的空巢家庭,兒女們去了國外,剩下老父老母在家念兒惦孫。也許在西方人看來這很平常,但在東方人眼里,在幾千年來一直講求孝道的中國人眼里,這實在太過凄涼。老人們無法適應城市的或者是國外的生活,他們也不愿成為兒女的累贅,于是無奈地守在故土,守著一大堆的回憶。就像文中開頭提到的老婆婆一樣,到了這步境地依然在為兒子著想,多么好的媽媽??!雖然沒有什么文化,卻也為孩子付出了許多而且卓有成效(不是把兒子培養(yǎng)成白領了么?),辛苦了一輩子,等到年老了,本以為可以享受天倫,誰曾想,卻還要為了兒子的家庭和睦來承受這多余的孤獨。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問題,關鍵是看你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應對,還是一味地想逃避。我想,這位老婆婆的兒媳也不是那么不通情理之人,否則她不會讓婆婆住了近兩個月,問題的關鍵是她的丈夫沒有盡到兒子的責任。

  寫到這里,我想自己可能是有一點激動了,但我更希望千千萬萬個看到這篇文章的小爸準爸們也能同我一樣激動起來。如果你想做個好爸爸,那就先做個好兒子吧,別像文中老婆婆的兒子一樣讓老母垂淚而去,要知道這也是言傳身教的一部分??!到年邁時,如果再回首醒悟自己的不孝,那么“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的悲哀將會令你羞愧終生的!

還有疑問嗎?請留下您的問題,15分鐘內回答您!